來源:中國電商物流網 發布時間:2020-3-26 9:59
2019年是中國醫美市場出圈的一年,高光、競爭與亂象并存。
新氧以互聯網醫美第一股的姿態登陸納斯達克,振奮行業。更有美團點評、阿里健康、京東等巨頭紛紛向醫美市場發力。與此同時,監管部門也日益重視醫美市場的規范,密集出臺一系列針對醫美行業整治的政策。
3月23日晚,新氧科技(下稱“新氧”)發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和2019年財年財報。財報顯示,公司第四季度總收入為3.582億元,凈利潤為6990萬元,超過預期。2019年全年,新氧營收11.52億元,相較2018年增長了86.6%, 凈利潤1.77億元,同比增長了220.8%。
殺入其中并對新氧構成威脅的,當屬“黑馬”美團。
2018年,美團將其醫美業務從細分品類中剝離,升級為獨立業務部,瞄準輕醫美市場。據美團2019年Q1財報顯示,美團醫美業務在第一季度實現了超過兩倍的同比收入增長,618大促期間,美團醫美線上交易額突破6.7億元,雙11大促期間,線上消費金額達15.3億元。
2019年12月27日,美團醫美醫療行業峰會暨頒獎典禮在廣州召開。美團點評醫美及健康業務部負責人李曉輝分享,“這一年平均每月通過平臺了解醫美醫療的用戶超過2400萬人次,醫美線上交易額年同比增長388%。”
2019年11月,第三方咨詢機構艾媒咨詢發布的《2019年中國輕醫美消費趨勢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輕醫美用戶數預計將突破1500萬人,復合增長率達52.6%,在互聯網醫美平臺中,美團醫美后來居上領跑輕醫美賽道。
易觀醫療分析師陳喬姍告訴燃財經:“但很多人對玻尿酸、水光針、美容護膚等項目的醫療屬性認知很低,可能認為跟紋眉、做美容類似,基本把它算在本地生活里了。美團從剪發美甲慢慢地切入到皮膚管理,再到增加了儀器等方式,已經有了較深的積累。”
她分析,新氧一直以來切的是重醫美,也就是需要動刀做手術的類型。新氧和美團最大的差異化競爭點是正規、專業,新氧簽約了很多醫生,醫生資源把控的比較好。在重醫美的線上平臺里,相對于垂直行業的更美、悅美、美黛拉、美唄,新氧已經是行業第一,絕對站穩了腳跟。
“但問題在于重醫美的市場小,雖然客單價高但消費頻次低,隆鼻、削骨的畢竟是少數,而打針、美容護膚等輕醫美項目受眾更廣、復購率更高。再加上新氧和美團的用戶群體不一樣,輕醫美商家更想獲取的可能是美團的用戶,他們需要拉小白來,做大量的用戶教育,在這一方面,新氧的流量優勢不一定有用。”陳喬姍說到。
目前,在整個輕醫美市場,美團、阿里、京東等巨頭都在教育市場、搶用戶。2018年9月,阿里健康和醫美企業艾爾建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通過阿里健康醫美平臺,在醫美藥品鑒真查詢、線上醫美預約服務等方面開展合作。2019年1月,美團聯動上游醫美藥品品牌商和經銷機構共同發起成立了“正品聯盟”。
但在陳喬姍看來,阿里賣貨的場景和生活服務的場景不對應,阿里健康用戶不多,而且它的主要導流入口來自于天貓和支付寶,還有釘釘,和醫美的用戶場景是兩個。把輕醫美歸類為生活服務的大多數用戶,首先想到的還是美團。
“下一步,新氧和美團之間輕醫美的市場的爭奪會是一場惡戰,新氧適合打專業正規軍的牌,走差異化路線,能搶到的都是增量市場,但是美團的大范圍流量對輕醫美機構仿佛具有更大的優勢。”
能否在和美團的輕醫美市場之爭中占據上風,將是新氧未來業績能否持續增長的關鍵。
來源:燃財經(ID:rancaijing)報道《醫美生意暴利!新氧年入11億,但對手美團正在趕來》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