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助力海南物流業轉型
來源:山東物流網 發布時間:2016-6-21 8:31
17日,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海口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2016年中國物流發展與形勢分析會在海口召開。與會專家、政府官員、及企業代表圍繞當前物流發展新形勢,共商物流發展新對策;特別是針對采用“互聯網+”等創新方式,重塑海南物流新體系,降低物流成本,從而給百姓帶來實惠提出建議。大家認為,海口的物流產業雖然相對滯后,但上升空間巨大,抓住“一帶一路”的戰略機遇,圍繞產業、百姓需求等來制定好物流產業的發展規劃,一定能讓海口在新一輪的物流業創新發展中領跑全省。
科學布局建設物流園區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認為,這些年我們電商能發展這么快,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有物流,如果物流跟不上的話,那么電商也不可能有這么快的發展。
他認為,海口物流產業的發展要基于兩點。一是海口本身的經濟發展的狀況。就是說,物流業要與海南、海口經濟發展的狀況相適應。應根據海南、海口的產業布局、群眾的生活需求來規劃、發展物流。有些地方盲目建設了不少物流園區、物流中心,但是與當地的產業布局、物流發展水平并不匹配,園區建好了也只能空置在那里,造成了不小的資源浪費。
二是要善于抓住機遇。海口是“一帶一路”戰略中海上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支點城市,其物流產業除了為海南本身服務外,還應發揮海口在海上絲綢之路上的支點作用,抓住“一帶一路”這個重要的戰略機遇,科學布局、做大做強海口物流產業,輻射全省和周邊地區。隨著經濟的進一步轉型升級,海口乃至整個海南的物流業發展一定能上一個新的臺階。
看好海口“雙創模式”+“極簡審批”
近年來,我市的物流業發展迅速。2015年物流業增加值170.87億元,比2011年增長了3.14倍,占全市gdp的14.71%,占服務業的27.61%,擁有國家a級以上物流企業15家,占全省的60%以上。一些企業看好海口物流產業的發展前景,紛紛選擇進駐海口。新建設的海口林安智慧物流商城項目為“互聯網+物流+金融+電商+產業”運營模式。林安(海口)商貿物流發展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云天龍表示,海口優越的環境及區位優勢,加上“雙創模式”+“極簡審批”,堅定了企業的發展信心。
云天龍表示,這個項目作為海口高新區極簡審批的試點項目,建設速度非常快。從項目的落地到物流信息交易中心的開業僅僅用了不到11個月的時間,創造了林安集團的海南速度。各級政府行政理念和服務觀念的改變,加快了整個項目的開發速度,大幅度降低了財務成本和管理成本。據估算,管理成本、財務成本分別可以降低三分之一、二分之一。
轉型升級打造海南物流新生態
“海南需要一個能整合物流的平臺,推動傳統物流轉型升級。”廣東林安物流集團總裁余棟梁表示,海南省當前現代物流業發展條件不斷完善,但海南物流市場主體還停留在自發形成的傳統式物流發展階段,對市場培育、規范與管理無章可循,島內的港口、公路、機場、鐵路以及物流園區等物流硬件基礎設施不夠完善,制約了海南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因此,海南迫切需要一個提供完整的一條龍服務的現代物流信息化平臺及完整的物流園骨干體系,通過物流信息化平臺,實現物流資源整合,形成物流誠信生態圈,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稱、誠信缺失、物流成本高三大問題,促進物流企業快速轉型升級。
2016年4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入實施“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的意見》,部署推進“互聯網+流通”行動,促進流通創新發展和實體商業轉型升級相關工作。余棟梁認為,對海南來講,一是要突破信息基礎設施、“最后一公里”物流滯后等“硬瓶頸”,包括商業智能設施不足、電商與物流發展不協調等;二是要破除市場秩序不規范、制度體系不適應等“軟制約”,包括線上線下規則不統一、商業誠信體系不健全、侵權假冒行為時有發生、與互聯網發展相適應的法律法規體系尚未形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