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濟網 發布時間:2025-7-21 11:1
17日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馬來西亞政府關于互免持公務普通護照和普通護照人員簽證的協定》正式落地生效,持中馬兩國普通護照的公民可免簽入境對方國家,單次停留最長30天。這一歷史性政策將大幅降低兩國人員往來成本,預計每年推動雙向游客超過數百萬人次。而深度融合的微信支付與小程序的數字化生態,正讓中馬跨境旅行迎來“如在家鄉”的便捷體驗。
數據顯示,馬來西亞已成為今夏中國游客出境游Top 3目的地,近半年微信支付在馬交易量和交易筆數均實現數倍增長,馬來西亞商家接入微信支付熱情高漲。與此同時,數字化生態的融合正重構兩國商業基建——微信支付與馬來西亞支付公司PayNet合作,讓中國游客可以直接掃遍布馬來西亞的DuitNow二維碼完成支付,7月15日至9月15日,微信支付用戶通過掃DuitNow 二維碼支付收集馬來特色紀念幣,還可獲得累積最高311元人民幣代金券。
此外,數字化正重構中國游客的出境體驗。在吉隆坡Central Market的榴蓮攤前,剛到馬來西亞的廣州游客羅女士打開微信,對著粉色DuitNow二維碼輕輕一掃,屏幕上跳出“98元人民幣支付成功”的字樣。“連貨幣兌換都省了,和國內買水果一樣方便。”她手中的貓山王榴蓮,也成為微信支付覆蓋全馬260萬商戶的縮影。從AirAsia亞洲航空、KLIA吉隆坡機場免稅店,到仙本那Singamata海上度假村、浪中島夏日海灣度假村,都能通過小程序實現一鍵預訂,微信生態早已融入馬來西亞旅游業的方方面面。
超過260萬馬來西亞商家接入微信支付
當馬來西亞旅客哈桑初抵廣州,在出租車內驚喜地發現可以支付的二維碼,“這個雙語指引卡太貼心了”他指著出租車里中英對照的微信支付操作指南感嘆。此刻,微信生態正支撐著越來越多馬來訪華游客的深度探索:小程序內點擊右上角翻譯按鈕,中文菜單秒變馬來語,跨語言的鴻溝被悄然抹平;而在陶陶居茶樓用微信支付綁定的境外信用卡掃碼結賬,不用兌換現金,早茶也能“愜意飲”。
通過小程序翻譯功能,中文小程序秒變“馬來語”
隨著今日政策正式施行,這場始于支付、成于生態的雙向奔赴,正在創造歷史——當吉隆坡夜市掃碼支付的滴答聲與珠江郵輪的夜色應和,三十天的免簽窗口里,流動著中馬之間“跨境如在家鄉”的嶄新可能。